服务创造价值、存在造就未来
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当所谓的“民警”来电要求转账,你能识破冒充“公检法”电话背后的猫腻吗?当收到网游充值优惠红包,你能辨别这类盗刷密码的“钓鱼钩”吗?当屏幕那头假的“完美恋人”在关键时刻急着要钱,你能看穿其中的套路吗?
经济之声融媒体专题节目《安全网界·全民反诈在线》之——虚假购物,你中招了吗?
案例呈现:爽快付全款的“大客户”背后藏着虚假购物陷阱
在武汉市做冻品生意的杜女士,有一天接到了一个订单,对方要买7.7吨的冻货毛肚。不过,让她感到奇怪的是,买方提出不开发票,不走对公账户的要求,并很快向杜女士转了1万元定金,发货后又立即支付了尾款。如此异常爽快的交易方式,引起了杜女士的警觉。
杜女士说:“最后转款的时候转了35万元整,也就让我们有点起疑,这么大吨位的,别人肯定还价金额会比较多。”
就在杜女士收到货款的同一天,四川绵阳的万女士正在派出所痛哭,她刚被冒充“公检法”的骗子转走87万元。警方追踪资金流向时发现,其中一笔32万元竟然流入了杜女士的账户。
万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,诈骗分子曾以“安全账户审查”为由,要求她向杜女士的银行卡转账,谎称这是“资金冻结解押流程”。而杜女士的账户,不过是洗钱链条中的一环。
杜女士发现不对劲报警后,警方立刻展开调查,并追回了钱款。武汉市公安局白沙洲市场派出所民警尹路说:“骗子实质上是想把这笔钱进行洗白,一旦交易成功,货发出去了,这笔货款很有可能会因为诈骗被冻结。”
专家揭秘:虚假购物诈骗的背后,哪些陷阱令人防不胜防?
这是一个跟购物有关的诈骗案例。目前这类诈骗案件有什么特点和趋势?恒安嘉新(北京)科技股份公司云网数据科学中心副总经理马寒军介绍:“从案件的数量角度说,虚假购物类的案件近些年呈现出非常快速增长的趋势,特别是疫情以来,人们线上购物的习惯逐渐增加,加剧了这一趋势。跟其他类型诈骗不太一样的是,虚假购物类诈骗有一个特点——整个诈骗剧本中很可能不会涉及太多的诈骗网站或APP,大量虚假购物类的诈骗,诈骗过程都在正规的网站和APP上直接实现的,通过不同网络平台完成整个诈骗过程,然后再转到各类支付系统去直接付款。”
从电信技术角度来看,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哪些技术手段来实施虚假购物诈骗?
北京电信行业反诈专家冯燕说:“利用运营商搞虚假购物,前期是通过互联网或者电话短信去引流,这是用得比较多的。现在高发的多是演唱会类、影城门票类等虚假购物诈骗。还特别想提醒一下,现在很多小女孩喜欢买各种卡片,明星卡、球星卡,包括小盲盒,这些东西很贵。诈骗分子会跟孩子们说,你要先点一个确认收货,然后要么就不发货、要么可能十单发两单。骗子往往利用孩子被骗了以后不敢告诉家长的心理,实施虚假购物类诈骗。”
从银行的角度来说,银行防范类似虚假购物诈骗有什么“妙招”?
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安全保卫部总经理石健介绍:“在账户端防控方面,我们聚焦账户的开立、变更、使用等关键环节,不断完善事前的预警、事中的拦截、事后的监测,也就是全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。在资金端,我们有自主开发的‘融安e信’,以公安机关查获的电信诈骗账号等信息作为源头,降低涉诈风险。在客户端,我们研发了受害人保护模型,联合公安机关加强对潜在被害人的保护。同时,我们也会进行常态化的反诈宣传。”
警方提示:“超低价”“内部渠道”“限时抢购”等往往是骗局,正规平台不会要求用户私下操作资金!
国家反诈中心民警李振恺提示:“一、警惕低价陷阱。‘超低价’‘内部渠道’‘限时抢购’等噱头往往是骗局,务必通过正规平台交易,勿轻信私人转账或陌生链接。二、核实商家资质。查看店铺评分、历史评价,新开或无真实反馈的店铺慎买。要求提供营业执照或实体店信息的更可靠。三、拒绝对私转账。任何要求微信、支付宝直接付款,或引导至‘客服QQ’办理退款的,100%是诈骗!四、谨防‘快递赔付’骗局。自称快递公司以‘丢件理赔’索要银行卡号、验证码的,立即挂断并官方核实。牢记:正规平台不会要求用户私下操作资金!”
(记者唐婧 胡波 子今 鸿昊 晓旭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